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广州市老年干部大学以深入贯彻落实市深改委《关于推进新时代广州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穗改委发〔2023〕1号)文件为抓手,不断深化改革、完善管理、提升服务,接续探索新时代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有效路径,在着力提升办学质量,彰显办学特色,助力广州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创新一期科技游学。以深入开展主题教育为契机,以市委主要领导对市委老干部局、市老年干部大学取得优异成绩作出的指示批示为动力,继成功举办科技游学实验班后,大胆探索创新,推出了迭代升级版——健康科技游学班。组织老同志到广州市赛普特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康立明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高新技术企业,以“参观+讲座”的模式开展游学。成功建设20多个健康科技游学基地,让学员们在体验式、沉浸式游学中,感受科技的魅力、掌握健康的主动、读懂广州的发展,进而为高质量实现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广州的新使命新任务凝聚起更广泛的银发力量。
培育一批精品课程。为坚持办好让人民满意的老年教育,讲好老年教育广州故事,积极探索新时代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广州模式”,学校聚焦优质教育资源,加强精品课程培育与建设,精心打造出首批20门精品课程,涉及中医、保健瑜伽、声乐等多个特色专业。连续举办17场精品课程讲座,向广州地区各老年大学的广大师生公益分享,为大家带来了一场场精彩纷呈又丰富生动的知识盛宴,参与人数近6200人次,进一步发挥了精品课程示范作用,扩大了精品课程辐射效应。
推出一系列特色专业。学校不断夯实以“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个层级,以“云课堂”、各类专题讲座为补充的课程体系,不断优化专业课程结构,创新探索“常规班+专题班+集训班”课程设置模式,重点打造钢琴、声乐、摄影、英语、书画等品牌专业,积极开发老年心理健康学、老年体适能等多元化特色专业,与时俱进开设更多符合老年人学习需求的课程。开展2期共8个专题班,涉及健康、法律、朗诵、绘画等多个主题,邀请名家大咖主讲,参与学习1600多人次。邀请颜光美、林穗珍等共5位博士、博士后来校开设《血脂健康管理》集训班,学位“秒光”。2023年秋季学期开设班级690多个,其中新开班230多个,新开专业20多个,提供招生学位数近35000个,尽可能满足老同志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提升老同志学习的获得感和满足感。
打造一项名师工程。学校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国老干部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全国老龄工作会议精神,以建设适应新时代老年大学素质教育的教辅队伍为目标,多措并举打造名师工程,以名师引领教师队伍提档升级。根据学校《名师工程实施办法》,学校在理论学习、教学研讨、课堂观摩、教学手段和方法、成果展示、教学质量评议等多个方面建立标准,由名师评审工作委员会综合考核、评审。在教师申报国家职称和本校教师职务方面提供帮助,进一步提高教师课酬待遇。以此优化对教师的培养、管理及使用,造就一支具有高尚师德修养、先进教育理念、厚实专业素养的师资队伍。
推广一批全国公开课。学校秉承刘悦伦校长提出的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理念,讲好老年教育的广州故事,积极参加中国老年大学协会举办的“公益趣学 乐在其中——首届全国老年大学线上公开课堂”活动,目前已经成功推出首批《声乐基础:发声训练》《传统杨式太极拳》《摄影艺术基础:照相机常用附件的介绍和使用方法》等共7门线上课程,在全国共73门课程中脱颖而出,获得课程报名人数第一的好成绩,促进学校优质精品课程资源和名师资源在全国范围内标准化、数字化、多元化共享。
搭建一座合作办学桥梁。在广州各区老年大学成功设立11所分校,把分区办学的理念贯穿到推动广州老年教育资源融合、搭建老年教育网络中,推动老年教育向街道、社区延伸,办更多“家门口的大学”,方便老同志就近参加学习和活动。推动市老年大学优秀教师、精品课程向各区分校覆盖,筹建全市老年教育师资库,建立市区两级教师信息流通机制,积极向11所分校推荐优质师资力量开设课程、专题讲座。汇总11所区分校现开课程与现行教材情况,推荐我校2022年编制的教学大纲和《百岁工程》《中医学》《保健瑜伽》《九孔葫芦丝教程》等推优教材供分校进行选用。
推进一项教育质量提升工程。为促进我校教学内涵建设和高质量发展,加强优质网络课程的建设,组成“基于MOOCs的老年大学《中医学》“学养一体”特色网络课程建设”“基于云平台的《个人理财规划》特色网络资源开放课程建设”两个课题组开展网络课程建设的研究,积极申报广东省教育厅继续教育质量提升工程中的“优质继续教育网络课程”建设类项目,并成功获省教育厅批准立项。加强学校教师教学质量调查评议和线上教学课堂检查监督,对教师课堂教学的仪容仪表、专业水平、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授课效果等方面进行监督和调查评议,学员满意率达98%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