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老年干部大学(广州老年大学)欢迎您!
站内搜索:
理论研究
【研究动态】“建设面向未来的高质量老年教育研究” 理论研讨会在我校召开
发布时间:2024-09-29 09:09发布人:广州老年大学


    6月13日上午,由中国老年大学协会老年教育学术委员会、广州市老年干部大学联合举办的“建设面向未来的高质量老年教育研究”理论研讨会,在广州市老年干部大学(广州老年大学)晓园校区成功举办。广州市政协原主席、市老年干部大学校长刘悦伦,中国老年大学协会老年教育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赵文玉,《终身教育》杂志社副社长、总编陈宜安,《老年教育》杂志社社委会副主任、山东老年大学副校长郭锋,广东省老干部大学(广东省省属离休干部服务管理中心)校长(主任)、一级调研员蒋海鹰,上海市老干部大学副校长查正和,深圳职业技术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教授、长青老龄教育学院院长曹科岩,广西老年大学副校长王学,武汉老年大学副校长王峥,上海老年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万蓉,长沙市老干部大学副校长李玉兰,安徽老年教育研究院学术研究部主任张飞等来自全国11个省市的专家学者和广州老年大学及分校的理论研究员、教师代表共120余人参加。会议由广州市委老干部局副局长、市老年干部大学第一副校长卢森主持。

中国老年大学协会老年教育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赵文玉在会上致辞。他指出,“建设面向未来的高质量老年教育”课题目标,是从宏观层面把老年教育的发展与国家长期发展战略结合起来,突出老年教育助推老年人实现其政治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让全体老年人过上幸福的晚年生活,最终惠及子孙后代、惠及全社会。课题具有很强的前瞻性、指导性,学术价值和实践价值很高,老年教育学术委员会将大力推进课题研究目标的实现,展现该课题高水平的学术价值和高质量的实践价值。


广州市政协原主席、广州市老年干部大学校长,课题组组长刘悦伦以《建设面向未来的高质量老年教育》为题作研讨会主旨报告。报告以“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现在与未来,需要发展更高质量的老年教育”“老年教育发展现状及反思”“广州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路径的探索与实践”三个部分展开,阐释了“六个发展”的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概念,即“发展融入现代教育体系的老年教育、发展公平普惠的老年教育、发展满足老年人多元多层次需求的老年教育、发展紧跟时代步伐的老年教育、发展激发老年人创造力的老年教育、发展助力经济建设的老年教育”。报告对时代背景的精辟分析,对会议主题的精粹阐释,使与会者对“建设面向未来的高质量老年教育研究”课题重大的现实意义、深远的历史意义、丰富的实践内涵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为课题的顺利展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终身教育》杂志社副社长、总编陈宜安以“高质量老年教育研究 服务中国式现代化”为题,围绕加强高质量老年教育研究的重要意义、高质量老年教育研究在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中的新挑战新价值、高质量老年教育研究在助推中国式现代化中的新使命新贡献等方面内容,进行了细致、深入的阐述。她强调,面向未来的高质量老年教育研究,就是建设学习型社会、老龄友好型社会和中国式现代化社会的研究。这“三个建设”的研究,探索了面向未来的高质量老年教育研究的目标与方向、关系与规律和服务国家战略,是老年教育服务现代文明进步、创造美好生活的坚实基础。

广州市老年干部大学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课题组副组长王卫东教授从课题核心概念及界定、研究目标与内容、研究价值与研究成果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进一步梳理了研究思路,让大家对“建设面向未来的高质量老年教育”课题研究有了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

查正和副校长从“党建引领、数智赋能、科研提质、治理增效、教学创新”等方面,介绍了上海市老干部大学“五位一体”的发展经验,极具学校特色;万蓉副主任着眼加快农村老年教育发展的视角,以促进老年教育公平普惠为出发点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完善政策、更新观念、创新技术等实施手段,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方向性;曹科岩院长总结了近年来老年教育的发展成就,指出了老年教育现有的短板,提出了体系化、专业化、功能化、数字化的未来发展路径,展示了经济特区单位超前的视野和思维;张飞主任提出了中国式老年教育现代化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个问题,并解答了老年教育的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时代特征和实践路径。专家学者的讲话精彩纷呈、亮点频出,令在场人员享受了一场思想火花碰撞的饕餮盛宴。

刘悦伦校长作会议小结。他指出,各位专家提出的真知灼见,为新时代老年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和经验。老年教育在老龄化进程加快的时代背景之下,一定要主动发挥链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链接国情实际和广大老年群体的迫切需求,链接接社会经济发展和银发智力资源开发的作用。这是高质量发展的深刻内涵和实现途径,也是老年教育融入终身教育实现教育强国,融入新质生产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